推荐热点事件
如何快速应对儿童走失
广播站是救命稻草。大商场超市都有这玩意儿,冲过去报孩子姓名、穿啥衣裳,工作人员舌头打个滚儿,声音能钻到每个角落。去年朝阳区有个穿恐龙连体衣的小豆丁,就是在广播循环播放第五遍时,被保洁大妈从玩具反斗城角落薅出来的。
监控探头长着天眼。找保安调录像比自个儿瞎转悠强,穿黄裙子扎冲天辫的丫头,镜头里跟条小泥鳅似的从三楼电梯溜下去,顺着线索十分钟就在水族馆前逮住正贴玻璃看鲨鱼的淘气包。
最笨的法子往往最灵光。扯开嗓子喊孩子小名,街坊四邻都是顺风耳。西城胡同里跑丢的虎子,就是被巷口修自行车的老张头听见了"虎子回家吃炸酱面",从废弃报亭后头揪出来的。孩子衣服里缝联系方式这招,幼儿园老师年年念叨,真遇上事才晓得是块金招牌。
警察同志见惯这场面,接到报案手脚麻利得很。去年儿童节走失的妞妞,民警翻出手机里最新照片往警务通一传,附近巡逻的摩托队撒出去,没等家长哭出声,娃娃已经举着棉花糖坐在派出所啃了半拉。
平日里教孩子认制服叔叔,背住爹妈电话,紧急时刻能顶大用。临出门拍张孩子全身照,鞋袜颜色记得门儿清,这些琐碎功夫都是防丢的软盔甲。真摊上事了,脑子清醒比腿脚快更重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arzhishi.com/rdsj/14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