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热点事件
独家专访 Tcl 语言之父 John Ousterhout 院士:行之有效的编程与设计哲学
"代码该有木头的纹理。"他忽然停下敲击,从抽屉里摸出个核桃木镇纸。三十年前创造Tcl时,他坚持每条命令不超过十个单词,"好木料不用雕花,榫卯咬合就是艺术"。硅谷的年轻工程师常被他的"少即是多"哲学惊到——这位老爷子至今拒绝在Tcl里加入面向对象特性。
窗外的斯坦福校园飘来桂花香,他谈起1994年的设计抉择。"脚本语言就该像方言,老百姓张嘴就能用。"当时Sun公司的Java团队笑他土气,如今亚马逊的云服务控制台仍跑着Tcl脚本。办公桌玻璃板下压着发黄的便签纸,上面钢笔字已晕开:"复杂是笨蛋的避难所"。
聊到设计哲学,他摸出把瑞士军刀。"看见这个开瓶器没?专业工具反而碍事。"当年他坚持Tcl要保持"字符串即接口"的朴素,气得某个博士生摔门而去。现在这个设计成了分布式系统的粘合剂,NASA火星车的传感器数据都用它拼接。
暮色染红了他的白发。"编程是给未来陌生人写信。"他指着墙上泛黄的《读者文摘》合订本,那是他初中时省下午餐钱买的,"好文章要像姥姥纳的鞋底,针脚密实不硌脚"。采访结束时,他正用Tcl给孙女写生日贺卡程序,屏幕上跳动的彩色字母拼出"爱是不需要说明书的东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zhishi.com/rdsj/14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