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热点事件
央视曝色情举牌盯上未成年
某小学门口的奶茶店玻璃上,贴着衣着暴露的网游广告,卡通人物摆出成人化姿势。六年级的圆圆说每次买奶茶都要扭头,可那些荧光粉的标语还是往眼睛里钻。更隐蔽的是扫码领玩具的摊位,手机一扫就跳出色情链接,像裹着糖衣的毒药。
南方某县城网吧的防火通道里,整面墙贴满"同城约会"广告。老板振振有词:"又没贴大马路上,管得着吗?"这些牛皮癣似的广告像会繁殖,今天铲掉明天又冒出来。有家长发现孩子手机里存着从广告牌拍下的二维码,扫描记录显示凌晨两点的访问痕迹。
整治行动开始后,执法人员带着铲刀走街串巷。但撕掉一层还有三层,那些胶水比502还顽固。有商家把露骨广告印在可翻转灯箱正面,检查时啪地翻过来就成了正经招聘启事。某中学教师李雯在班会上展示学生收集的"问题广告",孩子们竟能准确复述上面的低俗台词,这让她心里像压了块秤砣。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的老王,办公桌抽屉里锁着三本剪报。最新那本贴着直播平台用"萝莉"打擦边球的截图,穿着校服的主播对着镜头比心。他说现在最头疼的是AI换脸技术,昨天刚封的号,今天换个虚拟形象又冒出来。有次顺着网线查到服务器,结果窝点就在学校对面文具店二楼。
这些瞄准未成年人的"视觉陷阱",早不是简单的城市牛皮癣。它们像变异病毒,传统手段刚摁住这边,那边又冒出更隐蔽的新变种。孩子们清澈的眼睛,不该被迫装进这些脏东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zhishi.com/rdsj/14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