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热点事件
中国商业航天迎来爆发奇点
北京中关村的咖啡馆里,穿着格子衬衫的工程师们正用3D打印的火箭模型比划着轨道计算公式。某民营航天公司创始人张毅的办公桌上摆着 SpaceX 早期发射失败的纪录片光盘,书架显眼位置放着翻旧的《航天器动力学》。他团队里三分之二的工程师来自传统航天院所,这些曾经端着铁饭碗的专家现在会为某个燃料配方争论到凌晨。
西安某高校的航天社团招新现场排起长龙。大三学生小林展示着自制的微型固体火箭,箭体用碳纤维包裹,尾喷管来自报废的摩托车排气管。他的笔记本扉页抄着钱学森归国时在邮轮写下的诗句:"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
长三角的制造业车间正在调整生产线。浙江某精密齿轮厂连夜改造了五台数控机床,这些曾经生产汽车变速箱的设备,现在加工着火箭涡轮泵的金属叶片。车间主任老周戴着老花镜研究图纸,他身后墙上的生产进度表用红笔标着"长征九号配套件"字样。
海南文昌发射场附近的渔村开了七家航天主题民宿。村民王大姐把自家三层小楼改造成观测点,天台架着专业级摄影器材。她手机里存着各国火箭发射时刻表,"最近半年接待了四十多批拍火箭的摄影师,比打渔赚得多。"说这话时,她正给客人端上刚摘的椰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zhishi.com/rdsj/14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