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热点事件
女子应聘文员被回复“太丑了”
最近网上炸开了锅。杭州一位姑娘应聘文员岗位,简历发过去没几分钟,对方HR直接甩过来一句"长得太丑",差点没把姑娘气背过气。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急眼——找工作看的是能力,又不是选美,凭啥拿相貌说事儿?
那家公司的招聘要求写得明明白白:大专学历,会办公软件,有相关经验。姑娘条条都符合,偏偏栽在了"颜值"这道隐形门槛上。事后公司轻飘飘解释"工作人员个人行为",可这话听着就跟"临时工干的"一个味儿。要真觉得不合适,大可以客客气气说句"岗位已招满",非得往人心窝子里捅刀子?
现在不少用人单位都魔怔了。前台要"五官端正",销售要"形象气质佳",连坐办公室的文员都得"赏心悦目"。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的女性求职者遭遇过隐性外貌歧视。有个做HR的朋友私下透露,他们公司筛选简历时,部门主管总爱嘀咕"这照片看着不顺眼",活像在菜市场挑萝卜白菜。
法律界的朋友说了,《就业促进法》白纸黑字写着不得歧视劳动者。可现实是,那些藏在面试间里的打量眼神,简历照片上的红圈标记,比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更让人喘不过气。去年成都就有个案子,姑娘因身高不足被拒录,法院判公司赔了精神损失费。可胜诉的喜悦盖不住心底的委屈——我本可以靠本事吃饭,凭什么要为别人的偏见买单?
那位杭州姑娘后来把聊天记录晒到了网上。无数打工人感同身受:"长得普通就不配工作了?""这是招员工还是选妃呢?"更扎心的是评论区那句:"他们嫌你丑,其实是嫌你没背景。"一针见血道破了某些企业把职场当后花园的歪风邪气。
说到底,用人单位的眼光该盯着员工能创造多少价值,而不是纠结于皮相那点事。毕竟公司不是戏台子,员工更不是摆着看的花瓶。当我们在简历上写下"精通Excel""擅长策划"时,期待的是伯乐相马,而不是楚王好细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zhishi.com/rdsj/15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