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 文章总数:16363 篇
  • 会员总数:14 个
  • 留言总数:0 条
  • 分类总数:3435 个
推荐生活知识

地下水的分类依据

地下水的分类是根据其来源、矿化度、水层性质和埋藏条件。

一.起源1。水的渗透:降水渗入地下形成渗透水。

2.冷凝水: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地下水称为冷凝水。当地面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进入土壤和岩石之间的空隙,凝结在颗粒和岩石表面,形成地下水。

3.原生水:由岩浆分离出的气体凝结而成。

4.埋藏水:与沉积物同时产生或海水渗入原生沉积物孔隙而形成。

二。矿化度1。淡水每升不到1克。

2、苦咸水每升1 ~ 3g。

3.盐水每升3 ~ 10g。

4.盐水每升10 ~ 50克。

5.盐水超过每升50克。

三。水层1的属性。孔隙水:松散岩石孔隙中的水。孔隙水是储存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和第三系少量胶结不良沉积物孔隙中的地下水。沉积物形成期的沉积环境对沉积物的特征有很大的影响,使其空间几何形态、物质成分、粒度和分选程度具有不同的特征。

2.裂隙水:存在于坚硬和半坚硬基岩裂隙中的重力水。裂隙水的埋藏和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和方向性;含水层有各种形式;明显受地质构造因素控制;水动力条件复杂。

3.岩溶水:存在于岩溶空隙中的水。水量丰富,分布不均匀,不均匀中有相对均匀的区段;在含水系统中,多种含水介质并存,既有水位均匀的含水网络,又有相对孤立的管道流。不仅有向排水区的运动,而且有水道和储水网之间的相互补给和排水运动。水质动态受岩溶发育程度控制,在强发育区,动态变化大,对大气降水或地表水补给的响应快;岩溶水不仅是存在于溶孔、溶隙和溶洞中的水,也是改造其存在环境的动力,不断推动含水空间的演化。

4.掩埋条件1。上层滞水:包气带局部隔水层上埋藏的重力水,距地表不深。一般分布不广,呈季节性变化,雨季出现,旱季消失,其动态变化与气候、水文因素变化密切相关。

2.潜水:重力水,自由水面埋在水面以下,第一稳定隔水层以上。潜水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一般埋藏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的孔隙、坚硬基岩风化壳的裂隙和洞穴中。

3.承压水: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埋藏和充满的重力水。承压水受到静水压力;供应区域与配送区域不一致;动态变化不显著;承压水没有潜水那样的自由水面,所以它的运动方式不是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流动,而是在静水压力作用下以水交替的形式运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zhishi.com/shzs/3121.html
盘红一个葫芦得多久
« 上一篇 01-01
液体石蜡的用途
下一篇 » 01-01

发表评论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

作者信息

置顶文章

标签TAG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