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热点事件
“逢山开路”在这一刻具像化
爆破声在清晨准时响起。新来的技术员小李攥着图纸的手在抖,老张头把安全帽扣在他头上:"怕啥?当年我爹他们用钢钎凿眼,一锤子下去火星子能崩出二里地。"碎石哗啦啦滚进怒江,像撒了一把芝麻。
半山腰的彝族寨子飘起炊烟。阿依奶奶每天准时背着竹篓出现在工地,篓子里装着烤洋芋和苦荞饼。工人们用安全帽当碗,蹲在钢架桥上吃早饭,她就在旁边数钢钉,一根两根,数了三年。
暴雨冲垮便道那天,挖掘机陷在泥里动弹不得。寨子里突然涌出二十多个披蓑衣的汉子,麻绳勒进肩膀的声响混着号子,硬是把三十吨的铁家伙拖上了路基。技术员发现领头的竟是阿依奶奶的孙子,那个总躲在工棚后头偷看测量仪的少年。
通车前夜,老张头独自走到隧道口。混凝土墙面还留着当年父亲那批人的手印,新浇筑的路基已经覆上月光。远处寨子的火塘明明灭灭,像落在黑绸缎上的金箔。他摸出兜里磨得发亮的铜哨——这是老区长留给父亲的,现在该传给那个总来偷师的小彝族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zhishi.com/rdsj/14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