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热点事件
全方位分析浪姐二公选人
灯光暗了又亮,三十位姐姐在后台攥着评分表,指尖发凉。二公选人环节像极了老北京胡同里的早点摊——炸油条的香气飘着,可谁碗里能捞着干货,全看掌勺师傅的手腕。
那英捏着队员名单转了三圈。歌手出身的姐姐们眼巴巴瞅着,活像考场上等着发卷子的学生。选人标准早不是秘密:vocal强的吃香,舞蹈好的抢手,综艺感足的算添头。可真人秀镜头扫过时,有人低头抠美甲,有人把玩着耳返线——这些细节比评分表更真实。
宁静组的策略透着江湖气。先锁定舞蹈担当阿娇,再捞两个话题人物,活脱脱麻将桌上“做牌”的路子。隔壁谭维维组反其道而行,专挑冷门vocal,像极了米其林大厨偏要拿边角料熬高汤。选人环节最扎心的是徐梦桃,奥运冠军在唱跳场子里成了烫手山芋,镜头拍到她反复整理运动服拉链,拉链声比背景音乐还响。
节目组深谙观众心理。王心凌组选人时,剪辑师把郑秀妍的犹豫剪出了八点档连续剧的味儿。真人秀的残酷在于,明明是个组队环节,愣是演出宫斗戏码。场记板咔哒一响,有人嘴角上扬的弧度还没到位,眼泪已经借着眼药水提前杀青。
舞台总监蹲在控台后嚼口香糖:“这帮姐姐啊,把选人环节玩成了二手市场。”确实,有人拿着镀金简历当招牌,有人把微博热搜量当秤砣。但最终站上C位的,往往是那些把排练室地板踩出坑的“笨鸟”。观众心里跟明镜似的——真金白银的舞台,从来不相信眼泪,只认汗珠子摔八瓣的硬功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zhishi.com/rdsj/14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