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热点事件
美滥施关税 中国外贸人如何破局
"美国客户突然要求降价15%,说是不然就转单越南。"老陈的圆珠笔在报价单上戳出好几个洞。他厂子里三百多号工人,每月光社保支出就够买辆宝马5系。东南亚同行的人工成本只有三分之一,墨西哥工厂更享受零关税待遇。
广东灯具商林姐另辟蹊径。她把展台搬到了迪拜世贸中心,中东客商对价格敏感度低,更看重中国制造的交付能力。"阿拉伯人谈生意要喝三遍咖啡,但签了合同从不拖欠货款。"林姐的WhatsApp里存着两百多个中东客户表情包,斋月期间她特意学了"Ramadan Kareem"的发音。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老炮儿们玩得更溜。王叔的钥匙扣生意去年在巴西增长四成,秘诀是把耶稣像和足球明星激光雕刻在同一款产品上。"南美人就吃这套,加点创意就能多卖两美金。"他的新款世界杯主题钥匙扣还没下线,预售订单已经排到八月。
商务部研究院的报告显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占比提升至32.9%。浙江大学的调研团队发现,转型成功的外贸企业有个共同点:老板办公室都挂着世界地图。深圳某芯片贸易公司的"90后"副总说得实在:"现在赚的都是辛苦钱,但总比吊死在一棵树上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zhishi.com/rdsj/1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