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热点事件
外国航司狂接中国游流量
巴黎戴高乐机场的电子屏最近跳出了饺子图案的春节祝福,阿联酋空姐的旗袍盘扣一直扣到脖颈。汉莎航空把腊肠炒饭装进锡纸餐盒,大韩航空的乘务员正练习"扫码支付"的普通话发音。这些细节像撒在拿铁上的肉桂粉,透着精心算计的亲切。
国际航线预订量比去年翻了三个跟头。新加坡航空给经济舱配了老干妈,澳洲航空在悉尼机场挂起红色灯笼。这些老牌航司突然开了窍,知道中国旅客愿意为一句乡音买单,为一口热粥掏钱。
日本成田机场的地勤人员现在会双手递还护照,泰国亚航把值机柜台装饰成庙会摊位。数据不会骗人——欧洲铁路通票卖不过一张飞罗马的机票,东南亚度假村的前台开始囤微信红包封面。
跨洋航班正在变成移动的中华街。荷兰皇家航空播放《西游记》电影,加拿大航空给过夜包塞进筷子。这些蓝天上的生意经写着明白账:十个德国啤酒节抵不过一趟春节包机,整片阿尔卑斯山雪场等着一飞机羽绒服游客。
芝加哥奥黑尔机场新添了银联标识,伊斯坦布尔免税店雇了东北话导购。当卡塔尔航空推出"麻辣香锅味"坚果包时,所有人都闻见了钱的味道。天空从没这么拥挤过,像正月十五的庙会,每个外国航空公司都举着糖葫芦招揽客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zhishi.com/rdsj/1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