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热点事件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超五千亿元
清晨的渔船上,老张掏出手机查看实时潮汐,北斗导航的定位误差不超过一米。田间的拖拉机自动沿着垄沟前进,播种精度达到厘米级。这些场景背后,是中国卫星导航产业撑起的五千亿级版图。
二十年前,进口导航设备占据九成市场份额。如今北斗系统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产芯片出货量突破亿级。上海某科技公司的工程师李雯记得,2012年他们研发的第一代导航模块有饭盒大小,现在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就能实现亚米级定位。
成都的网约车司机王师傅深有体会:“以前高架桥下经常‘漂移’,现在北斗三代能让导航箭头死死‘咬’住真实位置。”这种变化源于140纳米工艺的导航芯片量产,成本从千元级降到一杯奶茶钱。
在青海牧区,牦牛耳朵上的北斗项圈让牧民次仁能通过手机查看畜群位置。湘江上的挖沙船全部接入监管平台,非法采砂现象下降七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数据显示,去年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增速达32%,共享单车电子围栏覆盖率超90%。
五千亿产值的含金量,藏在菜市场摊主的收款码里,藏在外卖小哥头盔的语音导航中。就像老张说的:“以前出海全凭经验,现在手机上的北斗就是我的‘海神针’。”当导航技术从“可用”变成“贴心”,每个普通人的日子都被照得更亮了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zhishi.com/rdsj/15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