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热点事件
小米YU7实车测评
北京西三环的交付中心挤满了人。玻璃幕墙透进来的阳光斜斜地打在展厅中央那辆海湾蓝SU7上,漆面泛着金属光泽,像被海水冲刷过的贝壳。
坐进驾驶舱,方向盘比Model 3厚实半指,Nappa真皮包裹的触感让人想起老式相机蒙皮。中控台16.1英寸屏幕亮起的瞬间,后排有人嘀咕:“这分辨率,看《流浪地球》都不用戴3D眼镜。”
三环路试驾时,运动模式下的双电机版像被踩了尾巴的猫。2.78秒破百的加速力把乘客牢牢钉在座椅上,窗外的银杏树连成绿色瀑布。刹车踏板初段稍软,但深踩时Brembo卡钳能让这台1.98吨的轿跑在33米内稳稳站住。
后排空间是道算术题。身高1米8的体验者膝盖离前座两拳,代价是后备箱只能竖着塞进28寸行李箱。门板储物格藏着巧思,雨伞槽底部有导流孔,设计师显然见过北京夏天的暴雨。
城区路段开启NOA功能,车辆在望京迷宫般的立交桥上自主变道五次。有次右侧货车突然压线,系统减速幅度略大,像新手司机猛扯了一把缰绳。HUD投影限速标志偶尔被树影干扰,但比Model 3那块需要低头看的屏幕强得多。
五棵松充电站实测,486V高压平台吃进国家电网120kW快充,23分钟从30%冲到80%。旁边比亚迪车主盯着充电屏显念叨:“这速度,够我泡碗面的功夫。”
车钥匙是块米家生态链常见的极简卡片,靠近车门自动解锁时带着微弱的电流声。晚上回家才发现,氛围灯在门把手内侧藏了条星环光带——雷军发布会上没提过这个彩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zhishi.com/rdsj/15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