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热点事件
网传阿里顶楼有孕妇维权,淘宝买菜回应「该生态员工未被辞退」,什么是生态员工?如何从法律角度解读?
近日,一则"阿里顶楼有孕妇维权"的视频在网络流传。画面中一名自称孕期7个月的女性员工在阿里园区内拉横幅,称因"不愿签署离职协议"被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随后淘宝买菜官方回应称:"该员工为生态合作方雇员,未被辞退,将持续沟通解决。"这一回应将"生态员工"这一概念推向公众视野,也引发对新型用工模式下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讨论。
**一、揭开"生态员工"的面纱**
所谓"生态员工",并非法律术语,而是互联网企业对业务生态链中非直接雇佣人员的统称。具体到本次事件,该孕妇实际受雇于与阿里有合作关系的第三方服务商,但日常工作地点在阿里园区,业务内容完全服务于淘宝买菜项目。类似情况在互联网行业十分普遍,例如外卖平台的骑手、内容平台的外包审核员等。
这种用工模式源于企业"轻资产化"需求。据《2022年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超60%的互联网企业采用"核心员工+生态伙伴"的用工结构。阿里2023年财报显示,其生态体系创造了超6000万就业机会,但直接雇员仅25万人,比例不足0.5%。
**二、法律关系的认定困境**
从法律角度,判断劳动关系需依据《劳动合同法》第7条及《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关键要素包括:
1.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否符合法律主体资格
2. 劳动者是否受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约束
3. 劳动报酬是否由用人单位支付
4. 工作内容是否系用人单位业务组成部分
在本事件中,若该员工工资发放、社保缴纳均由第三方公司完成,则难以认定与阿里存在直接劳动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特别强调,对"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用工,企业仍应承担相应责任。
**三、维权路径的现实考量**
孕妇作为特殊保护群体,《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5条明确禁止用人单位因女职工怀孕解除劳动合同。但该保护仅适用于直接劳动关系,生态员工需注意:
1. 优先向实际用人单位(第三方服务商)主张权益
2. 如能证明阿里存在"隐蔽劳动关系"(如直接进行考勤管理、发放补贴等),可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
3. 通过平台投诉渠道主张生态责任,大型互联网企业通常设有合作商管理制度
目前,杭州市余杭区劳动监察部门已介入调查。事件进展折射出数字经济时代用工关系的复杂性——当企业构建庞大生态时,责任边界如何界定?这需要法律及时回应新业态发展,也需要企业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建立更完善的生态伙伴管理制度。毕竟,任何商业模式的创新,都不应以牺牲劳动者基本权益为代价。
**本文标签:** 劳动权益 新业态用工 互联网治理 社会保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zhishi.com/rdsj/14017.html